Powered by EyouCms">
建设四强支部 发挥样板作用
“专业化★■■■◆◆”提升工作水平■◆。为培养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党务工作队伍,支部班子带头开展党建工作创新研究,近年来,党支部成员累计承担全国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1项,辽宁省社科基金1项,大连市社科联党建课题1项◆■◆★,校党建课题5项,校党建创新立项2项,撰写工作研究论文17篇。
弘扬志愿精神★■◆。将志愿服务“融于日常、做在经常★■■★◆”,形成◆★“人人争做贡献”的良好氛围◆■■■★。支部多人担任学校义工站骨干,组织全体党员为校内基层单位党员活动室捐赠理论书籍;走进校外社区开展理论宣讲,多次组织开展环保、扫雪等志愿服务活动◆★◆◆。
◆★★“三举措”确保管理规范■◆◆。完善机制,妥善做好资料及时收集、定期整理归档等工作◆★■◆,设置支部党员台账保管专柜。落实责任★■★◆,每季度开展一次支部党员台账管理工作检查★■■,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记录本互查◆★★■◆。亮明身份,设计制作党员办公室标牌、服务岗桌牌,要求党员佩戴党员徽章■◆◆■◆,亮身份树形象,全面接受服务对象监督。
■★◆■◆“三带动”形成管理合力★■。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,由副处级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■■◆,并积极构建★■■■“支部书记带动支委★★★■★、支委带动科长■◆、科长带动科室党员◆■★■■”的◆◆■■“三带动”党员管理体系■■◆◆■,使支部建设与部门管理深度融合★★■。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,支部委员和科级以上干部带头与党员谈话★★■★,及时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动态。
严格党员教育。从严从实抓好党员经常性政治学习和教育■◆★,严格考勤管理,党员因故缺课必须补学,党员参加“三会一课◆◆★■★”必须达标,党员干部每年还需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网络培训,确保干部学习培训“必须先行”★■■。探索★■“双线程”学习模式★◆,构建起线上线下互相融合、同向发力的学习方式,党支部为党员发放各类学习参考书籍★◆◆★★;运营微信公众号“大工微理论”★◆★■,形成了特色品牌效应,关注人数达3■■◆◆★★.5万人,覆盖面和影响力稳步提升。依托■◆★★■★“学习强国■■”等平台,充分运用“在线学习◆◆”“微党课”等多种方式,推动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化,疫情期间,党支部多次开展线上组织生活■★★★◆,视频连线驰援武汉的辽宁医疗队,在线开展抗“疫”云党课。
严守政治纪律。加强廉洁教育,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教育纳入组织生活计划■■■★◆■。严格执行★■★★■◆“六项制度”,即★■:服务承诺制、首问责任制、一次性告知制、限时办结制、同岗替代制、否定报备制,不断强化党员的◆◆◆“责任感■★★■■◆、大局观、执行力”,立足岗位持续改进工作作风。深入自查调研,每学期至少一次走进院系基层,广泛听取各方意见,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■■■★◆。
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党建。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,及时向师生传达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,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、改革发展举措,汇聚师生共识◆★。坚持“以师生为中心■■★★■★”工作导向◆◆,贯彻“顶天立地”宣传理念,大力宣传一批师生身边的典型人物■■◆◆、典型事迹。采写林皋等七位院士先进事迹◆★★,刊发于光明日报头版四次、整版三次◆■◆,记述了院士的科学大家之风和拳拳报国之情,在学术界和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;策划拍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MV等多部视频作品,道出了大工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和风骨;广泛开展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,弘扬主旋律◆★★◆■、传播正能量。
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■★。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。筑牢“一组一坛一网一刊一微一宣◆★”六位一体的理论武装阵地■◆★◆,做好两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组织管理,立足大工讲坛等阵地开展“四史”学习教育。充分发挥样板支部示范作用,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“互联网+”理论学习探索,依托“大工微理论”★◆“海燕网★◆★◆★”服务师生自主开展学习。成立宣讲团,开展交互式、立体化理论宣讲,在辽宁省内取得广泛影响。站稳守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★★◆◆◆,创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■◆★◆。
强化理论武装。持续用力提高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◆◆■◆,落实组织生活◆■“四定◆■◆★◆■”(定周期■★◆★■、定制度、定内容、定要求),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支部党员的必修课◆■◆◆◆◆。结合支部党员工作特点◆■★■,创新“三借助”学习教育法,即借助讲座平台学理论◆★,借助新闻采访学先进★★■★■◆,借助活动平台受教育◆■,将理论武装与影视制作相结合★★■★■★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■■★◆★、与参观实践相结合◆★,使“在干中学、在学中干”成为常态,不断激发党员学习的内在动力■◆◆★◆。
强化政治统领。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、指导工作实践,秉持“学习与宣传同步,规范与创新并举★★◆”的工作思路,确保各项工作同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★★◆、基本方略对标对表,引导党员不断增强■◆■■◆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◆★★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党建品牌彰显样板特色。“四做四帮★★◆”行动彰显服务宗旨。坚持■★★“做老的贴心人”,定期慰问走访、上门服务,为老提供摄影摄像★◆■◆◆■、采买书籍用品等服务;“做青年学子的守护人”★■,开展“以连理献爱心”募捐,帮助家庭困难新生筹集来校路费;◆◆◆■■“做援外干部的后援团”,帮助指导学校干部挂职地区新媒体平台建设★★■◆、宣传片、微视频制作等工作;“做党员的知心人”,完善支部“党员之家★■◆◆◆”活动室建设◆■★■◆■,开放“党员之家”供全校党支部交流学习,共享支部党课■★★◆、党日活动◆★。
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宣传部(新闻中心)党支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■■★★,以质量攻坚为动力◆◆◆■★■,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,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,积极发挥“样板支部◆■■◆★”榜样示范作用★◆★◆,探索★★◆■“政治功能强、支部班子强、党员队伍强、作用发挥强”的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,引领基层党建创新发展。
强化思想引领★★。党支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★◆★■,举办11期特色文化品牌活动◆■“文苑”■■★★★,邀请大型红色民族舞剧《乳娘》走入校园★■◆■,点映红《杨靖宇》,激发师生爱国情感★◆★。统筹协调学校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,支部13名党员担任本科生思想政治班主任◆★★★,切实发挥育人和示范引领作用。